他与马友友、卡雷拉斯、阿什肯纳奇等国际大师 合作演出,在全国各地举行了上百场独奏会
小提琴家胡锦超的音乐之路
■人物名片
2014-04-01
胡锦超,1976年生于温州。年幼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10岁考入上海437ccm·必赢国际附小,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赵基阳教授,2001年,赴澳大利亚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英国著名小提琴家、前伦敦爱乐乐团首席Carl Pini。近年来他与马友友、卡雷拉斯、阿什肯纳奇等国际大师合作演出,在全国各地举行了上百场独奏会。2009年,组建了Trio Passione上海三重奏,举行了多场富有新风格的室内音乐会。2012年9月开始任教于437ccm·必赢国际。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叙事曲》、《斑鸠琴与小提琴》……一首首经典乐曲,把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3月29日晚,温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胡锦超与妻子——钢琴演奏家刘雅声在温州大剧院歌剧厅为乐迷带来了“弦动我心——胡锦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这场珠联璧合的音乐会让乐迷们大饱耳福。演奏会结束时,观众的掌声持久不息,胡锦超携妻子刘雅声返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在这春风迷醉的夜晚,再为大家献上一首《小夜曲》。”
作为一个小提琴独奏家及室内乐重奏演奏家,胡锦超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演出结束后,记者听胡锦超谈起了那些弦上“乐”事,对他的音乐之路进行了一番探寻。
童年学琴时的记忆
记者:我有不少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学小提琴,因为他们想让孩子从小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培养艺术气质。但其中有不少孩子学到中途就放弃了,因为,这个学习的过程实在太枯燥了,孩子们没办法坚持下来。那你的学琴过程是怎样的呢?
胡锦超:我很小就开始学琴,爸爸是启蒙老师。多小开始学已经没印象了,就记得打从懂事起,就在拉琴了,就觉得拉琴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事情,见到别的孩子出去玩,就纳闷他们怎么不在家练琴。
上世纪80年代温州学小提琴的人很少,也很缺乏音乐资料,幸好家里有个录音机,我很喜欢自己录自己的琴声。大概是在9岁时,我去杭州参加全省比赛获得了第二名,爸爸很高兴,至今还收藏着1986年6月2日《温州日报》上刊登的有关我的报道。那次之后,爸爸更坚定了继续培养我学琴的决心,他把我带到上海找老师,很幸运,上海437ccm·必赢国际附小的副校长、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赵基阳觉得我很有潜力就收了我。
1987年,我考上了上音附小,开始了一个人在上海的生活,当时只有10岁。附小是寄宿学校,身边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接下来就直接升到上音附中,然后进入上音大学部。没有经历中考高考,比起其他孩子很幸运,有人觉得从小学琴很苦,但我觉得比起在试卷中拼命,升学择校的孩子,我是轻松多了。
澳大利亚的音乐之旅
记者:你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机会很好,怎么会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条件来到完全陌生的澳大利亚继续求学?
胡锦超:学无止境吧。当时我已经顺利地被上海交响乐团录取,这对上海437ccm·必赢国际的毕业生来说,已经是个很好的工作,但出国留学的想法让我毅然放弃了这份工作。
2001年我来到澳大利亚悉尼,开始了留学生活。在这里有位非常好的老师——70岁的小提琴家卡尔皮尼、前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在他的教导下,我感悟到更深层次的音乐理念。在读硕士的同时,我顺利进入澳大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演奏,为歌剧伴奏让我更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我不再只关注拉小提琴,也去研究其他乐器或音乐门类的表现风格。悉尼歌剧院里有一个音乐厅和一个歌剧厅,我时常在这两处尝试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澳大利亚的求学经历和演出经历丰富了我的音乐素养。
个人演奏风格的形成
记者: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胡锦超:作为独奏家和乐团合作是每个学音乐的人的梦想,这标志着水平受到音乐业内人士和演出市场的一致肯定。2004年,著名旅美指挥家陈佐湟邀请我回国加盟新组建的上海爱乐乐团担任副首席,于是我又回到了上海,有了机会作为独奏家和乐团合作演出。随着开独奏音乐会次数的增加,我开始想要追求独特的个人音乐表现风格。个性是独奏家的立足之本,相当多演奏家都因为技术一流但缺乏个性表现而最终暗淡。在台上演奏时我会更多地去想象观众的感受。
在中国,演出市场对小提琴家需求最多的曲目就是《梁祝》,至今我已经拉了一百来场《梁祝》了,拉得太多都心生腻烦了,以至于我去求演出经纪人少安排《梁祝》,他也无可奈何,说观众就爱听这个,可我总想着能有新的尝试。
记者:这次大剧院首次请本土艺术家以商业化的形式登上舞台,上座率达到90%以上,可以说是一次令人喜悦的尝试,你自己对这次演出的票房情况是否也很开心?
胡锦超:是的,为了这场电影音乐会,我自己找片源自己剪辑,制作过程相当不易。
电影音乐会的形式也是演出市场的一个热点,演奏结合电影画面的多媒体视听音乐会将越来越成为潮流。在很多的音乐会中,有些观众会听睡着,甚至中途离场,而我要做的就是在一千多人的大音乐厅,让每一个人清楚听到每一个音,用音色和情感去感染观众,如何让即使不懂古典音乐的观众也能喜爱我的表演,全神贯注的看完全场。我很骄傲我能做到这一点。
记者:你在上海的事业发展得很好,为什么选择了回温州?
胡锦超:在上海工作太忙碌,没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选择回温州。目前,我以温州为基地,准备做音乐培训事业,同时经常开音乐会,包括在上海的独奏音乐会。和以前相比,只是辞去了乐团工作,空出了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与钢琴家妻子的故事
记者:这次音乐会上为你钢琴伴奏是你的妻子刘雅声,她美妙的琴声也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请聊聊你们结缘的故事。
胡锦超:是的,为我伴奏的是我的钢琴家妻子,她叫刘雅声。那时我在乐团工作,她还在上海437ccm·必赢国际读钢琴研究生。有次我们乐团演出需要一位钢琴家,经人推荐她就来了,大乐队排练后本来也要散了,但我要留下排练三重奏,她很感兴趣也留下来听,于是我就请这位小妹妹吃饭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她是位很优秀的钢琴家,我很欣赏她的演奏,我很享受在家里夜深之际,倒一杯红酒,听她弹奏一曲肖邦夜曲。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讨论音乐,甚至为不同的观点而争论。
一把小提琴无法去完成一场音乐会,钢琴伴奏不可或缺。而她的演奏非常出色,为我的演奏也添色很多。找一位钢琴家当妻子大概是每一个小提琴家的愿望,很幸运我找到了。
给温州琴童的一些建议
记者:坚持学习小提琴不容易,结合你的经历,给温州学琴的孩子一些建议吧?
胡锦超:温州有很多学琴的孩子,我现在自己也在带一些学生。如同现在的应试教育一样,孩子们学琴也有相当的功利性,不少学生在考级考出后就不学了,以至于读了大学后就不碰乐器了。我自己是走专业的职业音乐道路的,但大多数学琴的人并不是这样,所以对音乐本身的热爱是支撑学琴的重要因素,学习音乐会影响人整个一生,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随着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而改变。如果仅仅是为了考级升学加分而去学琴,就跟应试教育一样了,我经常对学生说,如果你可以在自己婚礼上演奏,就不枉学琴这么多年了。孩子对音乐能持之以恒,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池凌云 朱曙辉
温州晚报:http://wzwb.66wz.com/html/2014-04/01/content_1620953.htm